“脂肪肝”顾名思义就是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。常常让人联想到大腹便便的形象。但你知道吗?即使你体重正常,甚至偏瘦,也可能被脂肪肝盯上!近年来,“瘦子脂肪肝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,成为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。
今天,我们就来揭开“瘦人脂肪肝”的神秘面纱,看看哪些习惯正在悄悄伤害你的肝脏!
一、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?真相令人意外!
瘦人脂肪肝,又称“非肥胖性脂肪肝”或“瘦人非酒精性脂肪肝”,是指体重指数(BMI)正常或偏瘦的人群,肝脏脂肪含量超过5%的情况。
这里我们就要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”?
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(NAFLD)是指肝内至少5%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,主要通过组织学检查或影像学检查确认,同时要排除过量饮酒、病毒或药物等已知的损害因素所导致的肝损伤。
非酒精性脂肪肝病(NAFLD)是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,也是2型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肾脏疾病和全因死亡率的风险因素。
尽管典型的NAFLD患者多发生于肥胖或超重人群(体重指数BMI >25 kg/ m²),但仍有一部分NAFLD患者的BMI低于25 kg/ m²甚至23 kg/ m²,称为非肥胖或瘦型NAFLD。这里就是我们今天所提到的“瘦人脂肪肝”了。最新研究显示,全球瘦型和非肥胖NAFLD患病率分别约为5.1%和12.1%,且瘦型NAFLD在亚洲更为常见。尽管与肥胖型NAFLD具有相似的并发症,但瘦型NAFLD逐渐被视为一种重要表型,其在2型糖尿病(T2D)和心血管疾病(CVD)等并发症中的风险存在差异。
二、瘦人脂肪肝的“幕后黑手”是谁?
瘦人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复杂,与多种因素有关,以下几个“幕后黑手”尤为关键:
1. 隐性肥胖: 有些人看起来瘦,但体脂率偏高,尤其是内脏脂肪含量高,更容易导致脂肪肝。
2. 胰岛素抵抗: 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,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血糖代谢异常,促进脂肪在肝脏堆积。
3. 肠道菌群失调: 肠道菌群参与人体代谢,菌群失调会影响脂肪代谢,增加脂肪肝风险。
4. 快速减肥: 过度节食、快速减肥会导致脂肪短期内大量分解,超过肝脏代谢能力,引发脂肪肝。
5. 营养不良:长期偏食、节食,导致蛋白质、维生素等营养素摄入不足,影响肝脏脂肪代谢。
6. 遗传因素:部分人群存在脂肪肝易感基因,即使体重正常,也更容易患病。
三、瘦人脂肪肝,危害不容小觑!
瘦人脂肪肝看似“温和”,但如果不加以重视,同样会发展为脂肪性肝炎、肝纤维化,甚至肝硬化、肝癌!此外,脂肪肝还与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,严重威胁健康。
四、瘦人如何远离脂肪肝?
预防和逆转瘦人脂肪肝,关键在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:
1. 均衡饮食: 控制总热量摄入,减少高脂肪、高糖食物,增加膳食纤维、优质蛋白质摄入。
2. 适量运动: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游泳、骑车等。
3. 保持健康体重: 避免过度减肥,保持BMI在正常范围内。
4. 定期体检: 定期进行肝功能、肝脏B超等检查,及早发现脂肪肝。
脂肪肝不再是胖子的“专利”,瘦子们也要提高警惕!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定期体检,才能远离脂肪肝,守护肝脏健康!
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| 海淀区卫计委 |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|